一、定义
相对强弱指标RSI 是由韦尔斯.怀尔德(Welles Wilder)提出的,是衡量证券自身内在相对强度的指标。相对强弱指数RSI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上涨和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制作出的一种技术曲线。能够反映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景气程度。
公式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动能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1.不规则变动
2.为了比较的需要而设立固定的交易区域
不规则变动是由股价剧烈的运动引起的,但在计算中逐渐消失,很多情况下股价在短时间内剧烈的下跌或上升可能造成动能曲线的突然改变,RSI试图消除这种扭曲现象。 RSI公式不仅能够提供这种平滑特征,而且可以产生一个能够在0-100之间固定区域变动的指标。 怀尔德推荐的默认时间跨度是14天,他论证了应用月周期28日的一半是有效的。
二、计算
相对强弱指标RSI是用以计测市场供需关系和买卖力道的方法及指标。 其 计算公式为:
N日RSI =A/(A+B)×100
其中:A=N日内收盘涨幅之和
B=N日内收盘跌幅之和(取正值)
由上面算式可知RSI指标的技术含义,即以向上的力量与向下的力量进行比较,若向上的力量较大,则计算出来的指标上升;若向下的力量较大,则指标下降,由此测算出市场走势的强弱。
三、指标应用
相对强弱指数值在0~100之间波动。一般相对强弱指数的变化范围在30~70之间,其中又以40~60之间的机会较多,超过80或低于20的机会很少。
0到30之间:极度超卖。
30到50之间:轻微超卖至中性。高于但接近30的值表明市场处于轻微超卖状态。如果该值更接近50,则更可能是中性状态。
50到70之间:中性至轻微超买。高于但接近50的值也属于中性。然而,如果该值接近70水平,则表明市场处于轻微超买状态。
70到100之间:极度超买。该区域被认为是极度超买区域,市场认为上涨趋势可能失去动力,并可能出现真正的趋势反转,转为下跌趋势。
RSI指标的可靠性高度依赖价格的市场阶段:◎ 价格位于横盘通道(整理区域);◎ 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价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1. 横盘价格通道
在横盘价格通道中,我们已经看到经典的买入和卖出信号(在<30时买入,在>70时卖出)相对可靠。
2. 上升趋势
在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的价格中,经典的使用方法效果就差多了。下图中的强劲上升趋势一目了然。
只要趋势继续上升,建议忽略卖出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尝试在上升趋势中的暂时下跌时买入。当然,你也可以使用RSI指标来实现这一目的。在下图中,我们展示了相同的图表,但忽略了卖出信号,并标出了RSI值跌破50水平的时刻。在上升趋势中,当RSI跌破50时买入,通常会带来非常好的结果,并允许你在同一股票(或其他品种)中增加头寸。
3. 下降趋势
与上升趋势类似,在急剧下降的趋势中,如果价格暂时反弹,也可以使用RSI来做空。在下图中,我们标出了趋势指标显示下降趋势(红线)的点,以及偶尔出现的价格反弹,此时趋势指标变为中性(灰色),但从未转为正面(绿色)。在这些时刻,当RSI值超过50时,指标显示卖出信号。
在显示出强劲价格趋势(上涨或下跌)的股票中,经典的下限和上限(30和70)在许多情况下过于极端。在这种情况下,50水平更适合用于识别超买或超卖时期。
四、指标缺陷
由于RSI指标实用性很强,因而被多数投资者所喜爱,但投资者应当注意,RSI同样也会发出误导的信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盲区。在市场中还没有出现一个十全十美的技术分析工具,RSI也是如此。指标不能决定股价涨跌,股价的变化是决定指标运行的根本因素。RSI指标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显示当前市场的基本态势,指明市场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或者牛皮盘整之中,同时还能大致预测顶和底是否来临。但RSI指标只能是从某一个角度观察市场后给出的一个信号,所能给投资者提供的只是一个辅助的参考,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就一定向RSI指标预示的方向发展。尤其在市场剧烈震荡时,还应参考其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依赖RSI的信号来作出买卖决定。
首先,应该看到RSI指标的时间参数不同,其给出的结果就会不同。
不同的投资者对时间周期的设定有不同的个人偏好,从理论上讲,较短周期的RSI指标虽然比较敏感,但快速震荡的次数较多,可靠性较差;较长周期的RSI指标尽管信号可靠,但指标的敏感性不够,反应迟缓,因而经常出现错过买卖良机的现象。此外,由于RSI是通过收盘价计算的,如果当天行情的波幅很大,上下影线较长时,RSI就不可能较为准确反映此时行情的变化。
第二,超买、超卖出现后导致的指标钝化现象容易发出错误的操作信号。
在"牛市"和"熊市"的中间阶段,RSI值升至90以上或降到10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指标钝化后会出现模糊的误导信息,若依照该指标操作可能会出现失误,错过盈利机会或较早进入市场而被套牢。
第三,RSI指标与股价的"背离"走势常常会发生滞后现象。
一方面,市场行情已经出现反转,但是该指标的"背离"信号却可能滞后出现;另一方面,在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下,有时"背离"现象出现数次后行情才真正开始反转,同时在研判指标"背离"现象时,真正反转所对应的"背离"出现次数并无定论,一次、两次或三次背离都有出现趋势变化的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较难确认。
第四,当RSI值在50附近波动时该指标往往失去参考价值。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间研判的作用并不大。按照RSI的应用原则,当RSI从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线时代表股价已转强;RSI从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线则代表股价已转弱。但实际情况经常是让投资者一头雾水,股价由强转弱后却不跌,由弱转强后却不涨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在常态下,RSI会在大盘或个股方向不明朗而盘整时,率先整理完毕并出现走强或走弱的现象。
在实际运用中若要克服这个缺点,可以在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且涨跌变动较频繁时,将RSI参数设定的小一点;在价格变动幅度较小且涨跌变动不频繁时,将RSI参数设定大一点即可。
之所以先写这个指标,那是因为本人非常喜欢这个指标!!!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